暑去秋涼,清風送爽,正是塞上旅游的好時節。
如今的寧夏,多了一個新的網紅打卡地。在這里,廣場上、樓宇間的宣傳展板上,各民族團結奮進的標語隨處可見;在這里,鄰居節、茶話會等社區活動精彩紛呈,各族居民共居、共學、共樂的氛圍十分濃厚;在這里,人人說民族團結的話、人人做民族團結的事、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這里,就是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
或許有人會問,一個小小的社區,有這么大的“魅力”嗎?可別小看了它。近些年,紛至沓來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等多項榮譽,以及榮譽背后各族群眾一段段團結友善的深厚情誼,足以說明問題。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到這里考察民族團結進步社區創建工作。現如今,談到民族團結,金花園社區是不得不提的地方,不少單位、個人都慕名而來,感受濃濃的民族情,也學習借鑒共同團結進步的好做法。
民族團結重在交心,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以心換心。這是金花園社區一片和諧融洽的“秘訣”,也是寧夏成功開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鑰匙”。事實上,各族居民其樂融融、團結友善,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并非金花園社區獨有的風景,在寧夏,這樣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還有很多。他們用鮮活的實踐證明,有了心與心的聯結,維護團結的意識就能夠內化于心,變成一種自覺和擔當;當“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在心中埋下種子,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共識,民族團結之樹就會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中,歷經歲月洗禮卻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開拓遼闊的疆域,共同書寫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偉大的精神。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具有超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歸。而這其中,就蘊含著寧夏團結互助的基因密碼。寧夏民族團結的光輝歷程、大好局面,不正是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之中嗎?換言之,各族兄弟姐妹心手相牽、守望相助的美好圖景,不也正是我國團結統一的生動注腳嗎?
今天的團結,對于寧夏這樣一個多民族地區而言,殊為不易。新的時代、新的征程,如何在緊跟黨的民族政策的同時,因地制宜繼續走出一條符合寧夏實際的民族團結進步之路?如何繼承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如何讓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將各族團結一致的精神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磅礴力量……答好這些題目,在今天紛繁復雜的時代背景下,更加不易。
但我們相信,“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民族團結也是我們永不停止的追求。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像吸鐵石一樣牢牢圍繞在黨的周圍,我們就一定能繼續凝聚起民族團結的強大正能量,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塞上大地。(宮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