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增長6.7%,這是2021年寧夏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統攬交出的“經濟答卷”。
增強韌性,發揮秉性,提高活性。關注這份“答卷”,不僅要閱讀數字的增長,還有結構的優化、效能的“進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
做好“穩”字文章。全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生產供給較快增長、三大需求穩定恢復……只有堅持“穩”字當頭,提升經濟韌性,才能在各類風險挑戰中、在各類不確定的因素里,保持自身“確定”的底氣。
做好“進”字文章。重點產業增勢良好、投資消費保持增長……在穩字當頭的基礎上,全區實現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有效投資規模擴大,金融信貸穩步增長等。“進”的動力,不僅源自向外“引流”的有效,也源自自身稟賦的挖潛,努力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做好“效”字文章。質量效益顯著改善,新興動能茁壯成長。這是新業態的迸發,互聯網經濟快速成長,全年網上零售額302.8億元,增長46.0%;這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新材料、清潔能源產業強勁增長,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引領增長。新動能,不僅是新興產業的成長,也是傳統產業改造后釋放的新活力。
就業收入穩步增長,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我區持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快實施“四大提升行動”,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增強群眾獲得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新的起點,全區將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先行區建設,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全區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迎接黨的二十大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毛雪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