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1月以來受高濕、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華北平原、京津冀、汾渭平原相繼發生大范圍污染天氣過程。受此污染過程影響,近期全區累計出現重污染天氣達6天。
坦率說,與過往霧霾天來襲人們的怨聲載道相比,此次出現污染天氣后,我區群眾反應淡定了許多。出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過多年努力,我區的環境空氣質量正在逐步改善,霧霾天已逐漸由“常客”變成了“稀客”,“銀川藍”由“奢侈品”變成了“標配”。發生在眼前的事實,使人們對我區環境空氣質量進一步轉好越來越樂觀,越來越自信。
行百里者半九十。寧夏生態環境質量趨好值得稱道,但此次出現的重污染天氣再次警示我們,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絕非一日之功,生態文明建設依舊任重道遠。邁步新征程,面對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需求的強烈愿望,面對建設先行區的時代重任,我們應該多想想寧夏這些年生態環境轉變的歷程,多想想曾經傷痕累累的賀蘭山和污染指數不斷攀升的黃河,多想想固原群眾幾十年如一日用“綠水青山”換來了今天的脫貧致富,如過往一樣,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把高質量發展變為“肌肉記憶”,將生態環境保護繼續擺在突出位置,沿著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一路“追夢”前行,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奮力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相信只要我們一張藍圖干到底,做到在生態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壞,在保護面前再大的誘惑也不要動心,各類困擾生產生活的生態環境問題必將退出歷史舞臺,我們也必將收獲“美麗新寧夏”。(虎 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