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半,穿上厚厚的軍大衣,帶上望遠鏡、無人機、冰镩等,寧夏水文水資源監測預警中心石嘴山分局巡測隊的3名隊員開著巡測車出發了。
從車窗向外望,田野上余雪未消,黃河寧夏段石嘴山河段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冰凌。石嘴山是寧夏防凌第一站。“冰凌在河道狹窄的位置容易形成冰塞或冰壩,如果不及時上報處理,可能會淹沒周邊的農田和村莊,造成巨大損失。”寧夏水文水資源監測預警中心石嘴山分局負責人周華說,“夏天防伏汛,秋天防秋汛,冬天、春天防凌汛,我們一年四季都沿著黃河跑。”
一小時后,記者隨3名隊員來到石嘴山市惠農區北農場,觀察流凌情況。隊員王佳俊打開后備箱,穿上救生衣,取出探測工具,綁上安全繩,拿著冰镩開鑿冰面,準備探測水溫和冰厚。黃河邊寒風凜冽,隊員們的手被凍得通紅。
監測完冰凌情況,隊員們又驅車尋找黃河封河的位置。隊員劉雨軒說:“最近封河的位置在麻黃溝,位于寧夏和內蒙古交界處,我們得密切關注這里封河的發展趨勢。”到了麻黃溝,隊員們拿上探測工具,奔向岸邊。劉雨軒操控無人機升空拍攝,王佳俊則用望遠鏡觀察遠方的封河狀況,隊員張璐負責記錄探測數據。
“今年春節假期,隊員們都堅守崗位,冰封到哪里,我們就追到哪里。”張璐說,“為守護黃河安瀾作一點貢獻,大伙兒都很有成就感。”數據記錄完成,隊員又開著巡測車,繼續他們的“追冰”之路……(記者 焦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