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陳小虎,25歲,海原縣李俊鄉“百味軒”水餃手工坊總經理。水餃產品入駐銀川、固原、吳忠等地的100多家商超,帶動村里20余名婦女就業。
陳小虎在水餃手工坊。
創業故事
2023年的寒冬對陳小虎而言格外刺骨,大專畢業后,他返鄉創業的想法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當時連3000元的房租都難以籌措。
“還有我和你爸。”一籌莫展之時,母親的話給了陳小虎勇氣。
“求學時,總懷念家鄉的餃子,海原的牛肉鮮美,蔬菜清甜,如果制成速凍餃子,讓四方食客品嘗到海原風味,豈不也是一條出路?”陳小虎開始潛心研究餃子。
深夜,陳小虎與妻子馬小花已經煮到了第七鍋餃子。母親嘗著剛出鍋的牛肉蘿卜餡餃子:“這味道真不錯,像你奶奶的手藝……”母親的肯定,給了陳小虎莫大的信心。陳小虎將連夜包制的300個牛肉蘿卜餡餃子分給鄉鄰品嘗,餃子的味道贏得贊譽。
2024年初春,陳小虎將“百味軒”的木質招牌剛掛上門楣,便遭遇“寒流”。陳小虎帶著產品遍訪銀川、固原、吳忠等地的超市,屢屢碰壁。“山溝溝里做的餃子?吃壞肚子誰負責?”采購經理們紛紛搖頭拒絕。
未獲信任,市場開拓舉步維艱。此后3個月,陳小虎繼續到周邊市縣推銷。“我與母親、妻子不斷優化配料,提升餃子的口感。”陳小虎深知,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于有超市愿意上架“百味軒”水餃。令采購經理沒想到的是顧客反響不錯。憑借消費者的口碑,越來越多的超市向陳小虎伸出了橄欖枝。“百味軒”開始擴大規模,20多位村民加入了生產隊伍。
2024年冬至前夜,室外氣溫已降至零下15攝氏度。“離合器又凍住了!”陳小虎蹲在專為運送餃子配置的冷鏈車旁加緊處理。
銀川的幾家超市臨時追加了數百斤餃子,價值8000元的急單亟待送達。
妻子輕聲勸道:“要不這單別送了?”
“不行!誠信最重要,丟下這單,我們積攢的聲譽就沒了。”陳小虎說,“如今餃子坊關乎咱們村20多人的生計,不能砸了招牌!”
冷鏈車終于發動了,陳小虎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急單能夠在冬至按時送達。
正是這種全力以赴的拼勁,讓“百味軒”在激烈的競爭中開辟了一片天地。如今,每天600斤水餃通過3條定制路線,直達銀川、固原、吳忠等地的百余個銷售終端。
“百味軒”手工水餃工坊,也成了村里婦女的致富陣地。村民楊春花的孩子還小,無法外出打工,家中經濟重擔全壓在丈夫肩上。隨著陳小虎的手工水餃坊逐漸壯大,她在這里找到了工作。“每天包1000多個餃子,月底能拿3200元工資,也能為家里分擔一些。”“可不!”旁邊的穆大嬸接過話,“虎子讓咱們彈性上下班,接娃做飯都不耽誤。上周我婆婆住院,他還預支了工資……”
3月25日,“百味軒”手工水餃工坊又迎來一批新員工,她們包餃子時,陳小虎正忙著調試新購入的真空和面機。(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段春 見習記者 王 強 李萌 文/圖)
點睛之句
創業如煮餃子,需要耐心,需要火候,更需要一顆永不放棄的心。陳小虎在這條路上,嘗到了屬于自己的成功滋味。
鄉親們說
李俊鄉黨委組織委員丁春花:我們呼喚更多像陳小虎這樣的年輕人,帶著夢想與熱忱回到家鄉,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家鄉的婦女們點亮一盞家門口的就業明燈。
村民楊春花:陳小虎帶著我們包餃子,聽說還要繼續擴大規模、增加產品類型,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真的很感謝他。